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主题是“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出席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先生、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先生、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正局长级)周少清先生、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是本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办公厅程晓明。
下面,首先请谢存司长作介绍。
谢存: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大力部署推进5G和千兆光网建设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组织稳妥有序开展5G、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截至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通达全国所有城市地区,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超6570万户,比2021年末净增3100多万户。可以说,目前全国已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
二是着力应用创新,融合赋能持续彰显。深入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联合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开展5G+医疗健康、5G+智慧教育等试点示范,与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5G应用案例征集,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累计征集到5G应用案例超5万个。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联合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目前97%新建5G基站通过共享存量站址资源实现。推动出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已基本实现同步配套建设光纤宽带设施。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进以5G网络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双千兆”网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鹏:
周少清: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关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行业职责,以全面保障基础电信网络安全、筑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屏障为核心使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徐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财政部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截至目前,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网络基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联合财政部建立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先后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7万个4G和5G基站建设,解决和改善了包括“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网络覆盖问题。
二是开展精准降费,有效降低农村用户上网门槛。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面向农村脱贫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给予5折及以下基础通信服务资费优惠,已惠及农村脱贫户超过2800万户,累计让利超过88亿元。
三是拓展网络应用,全面激发农村宽带网络效能。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有力促进了民生保障,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大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的353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5万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兴边富民等重大决策部署,联合财政部继续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不断提升完善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一是面向乡村振兴,持续提升农村网络深度覆盖水平。在行政村范围内较大人口规模聚居区、移民安置点、交通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网络深度覆盖。
二是面向兴边富民,深入推进边境等特殊类型地区网络建设。加大抵边行政村及抵边新村、边境口岸等特定区域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有效支撑兴边富民、守边固边。
三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5G、千兆光网延伸普及。坚持需求导向,逐步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高质量网络向乡村延伸覆盖,积极拓展农村网络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信息通信行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服务和改善民生,积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普惠、更放心的信息通信服务。
一是服务更丰富。夯实服务基础,突出高质量供给。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千兆光网已经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新生态繁荣。推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APP数量达232万款,服务千行百业,满足和丰富了用户消费、娱乐、社交、出行等各类需求。
二是服务更便捷。提高便利度,让用户少跑路。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陆续实现销户、补换卡、账单和流量查询等用户常用电信业务异地办、网上办。携号转网服务全面实行,今年新增1万家可办理携出服务的营业厅。增强时效性,回应社会诉求和用户诉求。指导33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人工客服热线,督促137家企业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
三是服务更普惠。加大帮扶力度,跨越数字鸿沟。连续8年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推动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超95%。加快适老化改造,共享美好数字生活。加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进程,推出大字体、大图标、语音引导等多种适老功能。
四是服务更放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切实维护用户权益。持续加强监督检查,突出全链条治理,已累计完成630万次检测,实现对我国主流应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盖。紧盯热点问题,有效净化行业生态。推动主要互联网企业基本解决APP开屏“关不掉”“乱跳转”、强制下载软件等热点问题,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部将推动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深化能力提质、服务提优、感知提升,日益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工作,为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拧紧责任链条。组建部、省、企三级反诈工作专班,建立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制定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反诈责任清单,加强督导检查,累计考核问责企业108家、约谈挂牌26家,压紧压实企业责任。
二是突出源头治理。升级启动“断卡行动2.0”,联合公安部印发断卡通告,累计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物联网卡近1亿张,关联互联网账号6200万个。部署推进“打猫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猫池”窝点3758个、缴获设备1.16万台。
三是筑牢技术屏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反诈技防体系,实现对涉诈资源的一键处置能力,2021年以来累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214万个,拦截涉诈电话25.4亿次、涉诈短信30.5亿条。建成启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精准发现潜在受骗用户并实时发送预警信息2.92亿条。
四是推进综合治理。推出全国移动电话卡、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服务,联合公安部推出“反诈名片”,加强反诈宣传教育,2021年以来全行业累计组织宣传活动4.9万次,发送反诈公益信息超10亿余条。
下一步,我部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牢行业监管责任,强化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深入推进“断卡2.0”、“打猫”、互联网反诈、跨境电信业务治理等专项行动,从严规范端口类短信、呼叫转移等涉诈重点业务,提升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反诈技防能力,持续用好12381预警、“反诈名片”、“一证通查”等反诈利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督导检查工作体系,推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走实向深,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通信业节能降耗,引导行业绿色发展。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电信业务总量快速增长,行业在全社会的能耗占比保持相对稳定,“十三五”期间单位电信业务量综合能耗年均降幅超过20%。
一是政策标准方面。印发“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发布行业节能技术标准,加强政策标准引导。积极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联合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出台政策文件,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是网络升级演进方面。全面开展网络光纤化改造,大力发展固定和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发布行业老旧高耗能淘汰设备目录和节能新技术目录,稳步推进网络升级。持续推动基站机房、管道线路、智慧杆塔等场景下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网络建设运维绿色化水平。
三是重点设施能效提升方面。基站和数据中心能耗在通信网络总能耗中占比较高,为推进这两个重点设施节能降耗,我们充分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持续推进5G基站能耗降低,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和布局优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目前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过20%,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PUE已降到1.3以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开展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提高行业绿色用能水平,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整体能效。同时充分挖掘行业赋能带动作用,引导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促进社会节能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持续增强通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各类保障任务,有效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安全平稳运行。
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深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研究起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60余项行业亟需重点标准。
二是数据安全实践走深向实。在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组织开展基础电信企业数据分类分级贯标达标。在工业领域,组织15个省份300余家工业企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试点,探索构建工业领域数据管理模式。
三是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持续增强。部署数据安全技术手段能力建设。开展数据安全风险信息报送与共享试点工作,累计通报处置风险信息900余起。
下一步,我们加强数据安全工作的系统布局谋划,重点是抓好“一个体系”、发展“一个产业”:
一个体系是指抓好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制度机制方面,制定出台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重点管理机制。在标准规范方面,建立完善工信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标准,深入开展贯标达标等工作。在监管实践方面,面向工业、电信领域重点企业,推进开展重要数据识别和目录编制、备案管理、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等工作,督促数据安全保护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一个产业是指发展好数据安全产业。推动出台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安全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为国家数据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满足车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需求,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我部积极统筹谋划,于2018年10月在全球率先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管理规定(暂行)》,为开展车车、车路、车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应用明确了频率资源和技术体制,对促进车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相关设备尽早成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11月,我部发布《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汽车雷达使用76-79GHz频段频率,并对主要应用场景、射频技术要求、管理方式以及设置使用和干扰协调要求作出规定,加强了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程晓明: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Copyight@2017 永利3044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PC备案号:浙ICP备19049472号-1
2022-08-19 15:48:09 来源: 工信微报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主题是“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出席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先生、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先生、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正局长级)周少清先生、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是本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办公厅程晓明。
下面,首先请谢存司长作介绍。
谢存: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大力部署推进5G和千兆光网建设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组织稳妥有序开展5G、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截至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通达全国所有城市地区,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超6570万户,比2021年末净增3100多万户。可以说,目前全国已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
二是着力应用创新,融合赋能持续彰显。深入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联合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开展5G+医疗健康、5G+智慧教育等试点示范,与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5G应用案例征集,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累计征集到5G应用案例超5万个。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联合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支撑5G网络加快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目前97%新建5G基站通过共享存量站址资源实现。推动出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已基本实现同步配套建设光纤宽带设施。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进以5G网络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双千兆”网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鹏:
周少清: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关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行业职责,以全面保障基础电信网络安全、筑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屏障为核心使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徐波:
谢存: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财政部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截至目前,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网络基础。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联合财政部建立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先后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7万个4G和5G基站建设,解决和改善了包括“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网络覆盖问题。
二是开展精准降费,有效降低农村用户上网门槛。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面向农村脱贫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给予5折及以下基础通信服务资费优惠,已惠及农村脱贫户超过2800万户,累计让利超过88亿元。
三是拓展网络应用,全面激发农村宽带网络效能。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有力促进了民生保障,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大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5年的353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5万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兴边富民等重大决策部署,联合财政部继续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不断提升完善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一是面向乡村振兴,持续提升农村网络深度覆盖水平。在行政村范围内较大人口规模聚居区、移民安置点、交通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网络深度覆盖。
二是面向兴边富民,深入推进边境等特殊类型地区网络建设。加大抵边行政村及抵边新村、边境口岸等特定区域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有效支撑兴边富民、守边固边。
三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5G、千兆光网延伸普及。坚持需求导向,逐步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高质量网络向乡村延伸覆盖,积极拓展农村网络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王鹏: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信息通信行业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服务和改善民生,积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普惠、更放心的信息通信服务。
一是服务更丰富。夯实服务基础,突出高质量供给。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千兆光网已经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丰富服务内容,促进新生态繁荣。推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APP数量达232万款,服务千行百业,满足和丰富了用户消费、娱乐、社交、出行等各类需求。
二是服务更便捷。提高便利度,让用户少跑路。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陆续实现销户、补换卡、账单和流量查询等用户常用电信业务异地办、网上办。携号转网服务全面实行,今年新增1万家可办理携出服务的营业厅。增强时效性,回应社会诉求和用户诉求。指导33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人工客服热线,督促137家企业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
三是服务更普惠。加大帮扶力度,跨越数字鸿沟。连续8年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推动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超95%。加快适老化改造,共享美好数字生活。加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进程,推出大字体、大图标、语音引导等多种适老功能。
四是服务更放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切实维护用户权益。持续加强监督检查,突出全链条治理,已累计完成630万次检测,实现对我国主流应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盖。紧盯热点问题,有效净化行业生态。推动主要互联网企业基本解决APP开屏“关不掉”“乱跳转”、强制下载软件等热点问题,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部将推动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深化能力提质、服务提优、感知提升,日益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周少清: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工作,为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连续13个月同比下降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拧紧责任链条。组建部、省、企三级反诈工作专班,建立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制定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反诈责任清单,加强督导检查,累计考核问责企业108家、约谈挂牌26家,压紧压实企业责任。
二是突出源头治理。升级启动“断卡行动2.0”,联合公安部印发断卡通告,累计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物联网卡近1亿张,关联互联网账号6200万个。部署推进“打猫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猫池”窝点3758个、缴获设备1.16万台。
三是筑牢技术屏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反诈技防体系,实现对涉诈资源的一键处置能力,2021年以来累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214万个,拦截涉诈电话25.4亿次、涉诈短信30.5亿条。建成启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精准发现潜在受骗用户并实时发送预警信息2.92亿条。
四是推进综合治理。推出全国移动电话卡、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服务,联合公安部推出“反诈名片”,加强反诈宣传教育,2021年以来全行业累计组织宣传活动4.9万次,发送反诈公益信息超10亿余条。
下一步,我部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牢行业监管责任,强化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深入推进“断卡2.0”、“打猫”、互联网反诈、跨境电信业务治理等专项行动,从严规范端口类短信、呼叫转移等涉诈重点业务,提升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反诈技防能力,持续用好12381预警、“反诈名片”、“一证通查”等反诈利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督导检查工作体系,推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走实向深,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谢存: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通信业节能降耗,引导行业绿色发展。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信息通信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电信业务总量快速增长,行业在全社会的能耗占比保持相对稳定,“十三五”期间单位电信业务量综合能耗年均降幅超过20%。
一是政策标准方面。印发“十三五”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发布行业节能技术标准,加强政策标准引导。积极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联合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出台政策文件,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是网络升级演进方面。全面开展网络光纤化改造,大力发展固定和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发布行业老旧高耗能淘汰设备目录和节能新技术目录,稳步推进网络升级。持续推动基站机房、管道线路、智慧杆塔等场景下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网络建设运维绿色化水平。
三是重点设施能效提升方面。基站和数据中心能耗在通信网络总能耗中占比较高,为推进这两个重点设施节能降耗,我们充分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持续推进5G基站能耗降低,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和布局优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目前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过20%,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PUE已降到1.3以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开展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提高行业绿色用能水平,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整体能效。同时充分挖掘行业赋能带动作用,引导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促进社会节能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王鹏: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持续增强通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各类保障任务,有效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安全平稳运行。
周少清: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深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研究起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制定60余项行业亟需重点标准。
二是数据安全实践走深向实。在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组织开展基础电信企业数据分类分级贯标达标。在工业领域,组织15个省份300余家工业企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试点,探索构建工业领域数据管理模式。
三是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持续增强。部署数据安全技术手段能力建设。开展数据安全风险信息报送与共享试点工作,累计通报处置风险信息900余起。
下一步,我们加强数据安全工作的系统布局谋划,重点是抓好“一个体系”、发展“一个产业”:
一个体系是指抓好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制度机制方面,制定出台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重点管理机制。在标准规范方面,建立完善工信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标准,深入开展贯标达标等工作。在监管实践方面,面向工业、电信领域重点企业,推进开展重要数据识别和目录编制、备案管理、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等工作,督促数据安全保护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一个产业是指发展好数据安全产业。推动出台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安全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为国家数据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徐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满足车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需求,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我部积极统筹谋划,于2018年10月在全球率先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管理规定(暂行)》,为开展车车、车路、车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应用明确了频率资源和技术体制,对促进车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相关设备尽早成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11月,我部发布《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汽车雷达使用76-79GHz频段频率,并对主要应用场景、射频技术要求、管理方式以及设置使用和干扰协调要求作出规定,加强了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程晓明: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